[旅行,是暫離生活]
在旅行的路上,有些事,我們慢慢講。
-
旅行中的我們,通常都談些什麼呢?
是不是總些事情在旅行中才有餘裕整理,慢慢的想一想?在趕急忙的生活,有沒有時間和身邊的人說說心裡話呢?
或者,時常在過去中悔恨,多半在焦慮著未來,從來沒有空檔與當下的自己好好聊上一聊。
需要放下眼前的做不完的工作,騰挪出雙手離開手機,淨空思緒擺脫過度熟悉的人事物,這些事情像泥濘一樣的限制住每個人前往下一趟旅程。
我有個朋友,走遍每一個捷運站,到站後,以站為圓心探險,許多人居住北部數十年也不曾真正去過所有的捷運站,這些站名就只是一個地方的代名詞而已,但是,對這位朋友來說,是立體的,是具象的,一個站與一個站是有關聯的,並且有屬於他賦予意義的成就。
還有位朋友,利用週末,分段環島,記錄每次走到哪裡,下次再繼續的方式完成。
前者串連了一個城市,後者交織了一座島嶼。
「每個人的旅程都不一樣。」
培養興趣,或學習新事物,或訂出某種目標,比較像是決定旅行的方式,有些人選擇在書中馳騁,有些人探索著更多可能,有些人走著自己的道途。
結交朋友,像是在找旅伴,一起走過一段時間,找對象更像是一同走過一段生命,他或她會進入我們的人生和家庭,改造我們的未來。
-
有一個生活中的旅行方案:
「提早一小時起床」
提早起床的好處,能多一份餘裕,仔細欣賞一本好書,從容的吃早餐,看著窗外的車流,可能是在家裡也可能是在早午餐的店裡,而我們已停在一個緩慢時空,一切沒變,只是時間的流動慢了下來。
當暫時遠離工作,隔開原本的生活,時間的軸線會開始改變,甚至是扭曲,開始注視到平時忽略的事情,有機會在過程中,有些事,我們慢慢講,有機會,叩問自己的心房。
那麼,晚一個小時睡覺可以嗎?
不可以!
因為,必須睡得飽,才能真正的啟程。
晚睡一小時的旅程,只能算是生活泥濘中的垂死掙扎。
為了早起,必須早睡,為了早睡,不能拖延,做不完的工作更需要重新釐清,是工作本身過量?還是自己的工作方法有問題?過於追求完美,還是承攬過多他人的責任?
然而,晚睡只會更累,早上爬不起來,憂鬱,疲憊,沒效率,腦袋混沌,只好再延後睡眠的時間,形成惡性循環,旅程的終點變成醫院。
-
不能留住時間,但可以活出相對慢速的軸線。
讓生活過得越來越慢是什麼感覺?
有些事慢慢講,會說些什麼呢?
我與自己要談些什麼呢?
-
「旅行,是暫離生活,不是一定要出走。」